1.渑水燕谈录文言文阅读答案

2.水燕谈录文言文阅读答案

3.渑水燕谈录狄青文言文翻译

4.《岳阳楼记》《渑水燕谈录》对比阅读与参考答案

5.以养群从之贫者是倒装句吗

6.甲 庆历四年春,滕子京毅受巴陵郡.........吾谁与归? 乙 范文正公轻财好施.......不敢废弛。

渑水燕谈录范文正公轻财好施_范文正公轻财好施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

小题1:A

小题1:(1)(范文正公)显贵了之后,在姑苏近郊买了数千亩良田,修了一座“义庄”,用来供养族人当中的贫穷的人。(既、为、以,各0.5分)(2)范仲淹的子孙贤明善良,到现在(还) 尊奉范仲淹的规矩(做法),不敢废除。(贤、奉、法各0.5分)

小题1:体现了范文正公显贵了之后,心中还装着其他人的优秀品质。

小题1:A、主:管理(他选出一个辈分高而且有贤能的人来管理他资金的进出)

小题2: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。做这类题时应注意:1、直译为主,意译为辅。关键词语要翻译准确,力求做到“信”“达”“雅”。2、要注意文言句式的特点,翻译时还原成现代汉语语序。3、要注意语句整体的通顺完整。

(1)既:已经。于:在。为:建造,修。以:用来。

(2)贤:贤明。奉:尊奉。法:规矩、做法。

渑水燕谈录文言文阅读答案

《渑水燕谈录》

“范文正公守邠州,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,未举觞,见缞绖数人营理葬具者。公亟令询之,乃寓居士人卒于邠,将出殡近郊,赗敛棺椁皆所未具。公怃然,即彻宴席,厚赒给之,使毕其事。坐客感叹有泣下者。”

表现了范仲淹体恤民生艰难、心系百姓疾苦的品质。

“ 范文正公轻财好施,尤厚于族人。既贵,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。为义庄,以养群从之贫者,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。人日食米一升,岁衣缣一匹。嫁娶丧葬,皆有赡给。聚族人仅百口。公殁逾四十年,子孙贤令,至今奉公之法。不敢废弛。”

表现了范仲淹轻视财富,喜欢施舍他人钱财,尤其对待族人时特别宽厚。

水燕谈录文言文阅读答案

1. 渑水燕谈录文言文翻译

译文:太宗在位的时候,有个名叫王著的人学习王羲之书法,很是得其要领,被太宗任命为翰林,太宗在朝政的空余时间e69da5e6ba90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6303761也爱好练习书法,每有心得都派内侍去送给王著看,但每次王著都说不行,太宗又去尽量的模仿的更像,然后又去问王著,王著还是说不行,太宗问他为什么呢,王著说"你的书法外形本来很好,但匆忙的说好,恐怕皇上并不明白书法的深意"后来太宗的书法已是精妙绝伦,超过了很多以前的著名书法家。

世人都说这得宜于王著的劝诫。原文:太宗朝,有王著学右军书,深得其法,侍书翰林。

帝听政之余,留心笔札,数遣内侍持书示著,著每以为未善,太宗益刻意临学。又以问著,对如初。

或询其意,著曰:"书固佳矣,若遽称善,恐帝不复用意。"其后,帝笔法精绝,超越前古,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。

扩展资料从体裁上来说,《渑水燕谈录》属于笔记文中的史料笔记。从写作目的上来看, 与众多宋代笔记的作者一样,王辟之脱离仕宦,悠游林下,追忆平生经历见闻,笔之于书,博记杂识,主要是为了 “谈谑”。

从写作内容和范围来看,《渑水燕谈录》所记大都是宋哲宗绍圣年间(1094年)以前到北宋开国(960年)之间140余年的北宋杂事。从写作特色上说,《渑水燕谈录》的价值内容丰富,体裁广泛,为后世对北宋时期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文化的历史研究,特别是对一些政治家、文学家的生平研究以及山东省的地方史研究、宋诗研究,提供了大量真实可靠的史料。

2. 渑水燕谈录文言文翻译

原文:太宗朝,有王著学右军书,深得其法,侍书翰林。帝听政之余,留心笔札,数遣内侍持书示著,著每以为未善,太宗益刻意临学。又以问著,对如初。或询其意,著曰:"书固佳矣,若遽称善,恐帝不复用意。"其后,帝笔法精绝,超越前古,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。

译文:太宗在位的时候,有个名叫王著的人学习王羲之书法,很是得其要领,被太宗任命为翰林,太宗在朝政的空余时间也爱好练习书法,每有心得都派内侍去送给王著看,但每次王著都说不行,太宗又去尽量的模仿的更像,然后又去问王著,王著还是说不行,太宗问他为什么呢,王著说"你的书法外形本来很好,但匆忙的说好,恐怕皇上并不明白书法的深意"后来太宗的书法已是精妙绝伦,超过了很多以前的著名书法家。世人都说这得宜于王著的劝诫。

3. 《渑水燕谈录》卷四的全文翻译

原文范文正公轻财好施,尤厚于族人.既贵,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.为义庄,以养群从之贫者,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.人日食米一升,岁衣缣①一匹.嫁娶丧葬,皆有赡给.聚族人仅②百口.公殁逾四十年,子孙贤令③,至今奉公之法.不敢废弛. (选自《渑水燕谈录》卷四)注释①缣(jiān):细绢.②仅:将近.③令:善,美好.译文范仲淹轻视财富,喜欢施舍他人钱财,尤其对待族人时特别宽厚.他富贵之后,在姑苏靠近外城的地方买了好的田地数千亩,当做义庄,用来养活跟随他但比较贫穷的人,他选出一个辈分高而且有贤能的人来管理他资金的进出,每个人每天吃一升米,每年拿一批细绢做衣服,另外婚丧嫁娶,都会给他们钱.聚集的族人将近有一百口.范仲淹死了之后四十年,子孙贤明善良.一直都尊奉范仲淹的规矩做法,不敢废止.。

4. 文言文阅读(12分)范文正公轻财好施,尤厚于族人

小题1:A小题1:(1)(范文正公)显贵了之后,在姑苏近郊买了数千亩良田,修了一座“义庄”,用来供养族人当中的贫穷的人。

(既、为、以,各0.5分)(2)范仲淹的子孙贤明善良,到现在(还) 尊奉范仲淹的规矩(做法),不敢废除。(贤、奉、法各0.5分)小题1:体现了范文正公显贵了之后,心中还装着其他人的优秀品质。

小题1:A、主:管理(他选出一个辈分高而且有贤能的人来管理他资金的进出)小题2: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。做这类题时应注意:1、直译为主,意译为辅。

关键词语要翻译准确,力求做到“信”“达”“雅”。2、要注意文言句式的特点,翻译时还原成现代汉语语序。

3、要注意语句整体的通顺完整。(1)既:已经。

于:在。为:建造,修。

以:用来。(2)贤:贤明。

奉:尊奉。法:规矩、做法。

5. 渑水燕谈录——翻译:范文正公轻财好施

原文:范文正公轻财好施,尤厚于族人。既贵,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。为义庄,以养群从之贫者,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。人日食米一升,岁衣缣一匹。嫁娶丧葬,皆有赡给。聚族人仅百口。公殁逾四十年,子孙贤令③,至今奉公之法。不敢废弛。

(原创)范仲淹轻视财富,喜欢施舍他人钱财,尤其对待族人的人特别宽厚。他已经富贵了之后,在姑苏靠近外城的地方买了好的田地数千亩,当做义庄,用来养活跟随他的人之中贫穷的人,选出一个备份高而且有贤能的人主管他的(资金)出纳,每个人每天吃一升米,每年拿一批细绢做衣服,婚丧嫁娶,都给他们赡养的钱。聚集的族人将近有一百口。范仲淹死了之后四十年,子孙贤明善良.到现在还尊奉范仲淹的规矩做法,不敢废止。

渑水燕谈录狄青文言文翻译

1. 渑水燕谈录文言文翻译

原文:太宗朝,有王著学右军书,深得其法,侍书翰林。帝听政之余,留心笔札,数遣内侍持书示著,著每以为未善,太宗益刻意临学。又以问著,对如初。或询其意,著曰:"书固佳矣,若遽称善,恐帝不复用意。"其后,帝笔法精绝,超越前古,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。

译文:太宗在位的时候,有个名叫王著的人学习王羲之书法,很是得其要领,被太宗任命为翰林,太宗在朝政的空余时间也爱好练习书法,每有心得都派内侍去送给王著看,但每次王著都说不行,太宗又去尽量的模仿的更像,然后又去问王著,王著还是说不行,太宗问他为什么呢,王著说"你的书法外形本来很好,但匆忙的说好,恐怕皇上并不明白书法的深意"后来太宗的书法已是精妙绝伦,超过了很多以前的著名书法家。世人都说这得宜于王著的劝诫。

2. 渑水燕谈录文言文翻译

译文:太宗在位的时候,有个名叫王著的人学习王羲之书法,很是得其要领,被太宗任命为翰林,太宗在朝政的空余时间e69da5e6ba90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6303761也爱好练习书法,每有心得都派内侍去送给王著看,但每次王著都说不行,太宗又去尽量的模仿的更像,然后又去问王著,王著还是说不行,太宗问他为什么呢,王著说"你的书法外形本来很好,但匆忙的说好,恐怕皇上并不明白书法的深意"后来太宗的书法已是精妙绝伦,超过了很多以前的著名书法家。

世人都说这得宜于王著的劝诫。 原文:太宗朝,有王著学右军书,深得其法,侍书翰林。

帝听政之余,留心笔札,数遣内侍持书示著,著每以为未善,太宗益刻意临学。又以问著,对如初。

或询其意,著曰:"书固佳矣,若遽称善,恐帝不复用意。"其后,帝笔法精绝,超越前古,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。

扩展资料从体裁上来说,《渑水燕谈录》属于笔记文中的史料笔记。从写作目的上来看, 与众多宋代笔记的作者一样,王辟之脱离仕宦,悠游林下,追忆平生经历见闻,笔之于书,博记杂识,主要是为了 “谈谑”。

从写作内容和范围来看,《渑水燕谈录》所记大都是宋哲宗绍圣年间(1094年)以前到北宋开国(960年)之间140余年的北宋杂事。 从写作特色上说,《渑水燕谈录》的价值内容丰富,体裁广泛,为后世对北宋时期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文化的历史研究,特别是对一些政治家、文学家的生平研究以及山东省的地方史研究、宋诗研究,提供了大量真实可靠的史料。

3. 《渑水燕谈录》卷四的全文翻译

原文范文正公轻财好施,尤厚于族人.既贵,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.为义庄,以养群从之贫者,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.人日食米一升,岁衣缣①一匹.嫁娶丧葬,皆有赡给.聚族人仅②百口.公殁逾四十年,子孙贤令③,至今奉公之法.不敢废弛. (选自《渑水燕谈录》卷四)注释①缣(jiān):细绢.②仅:将近.③令:善,美好.译文范仲淹轻视财富,喜欢施舍他人钱财,尤其对待族人时特别宽厚.他富贵之后,在姑苏靠近外城的地方买了好的田地数千亩,当做义庄,用来养活跟随他但比较贫穷的人,他选出一个辈分高而且有贤能的人来管理他资金的进出,每个人每天吃一升米,每年拿一批细绢做衣服,另外婚丧嫁娶,都会给他们钱.聚集的族人将近有一百口.范仲淹死了之后四十年,子孙贤明善良.一直都尊奉范仲淹的规矩做法,不敢废止.。

4. 《淹水燕谈录》卷四的翻译

卷四

范文正公轻财好施,尤厚于族人。既贵,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。为义庄,以养群从之贫者,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。人日食米一升,岁衣缣缣:细绢一匹。嫁娶丧葬,皆有赡给。聚族人仅仅:将近百口,公殁逾四十年,子孙贤令令:善,美好,至今奉公之法,不敢废弛。

注释①缣(jiān):细绢。②仅:将近。③令:善,美好。

译文范仲淹轻视财富,喜欢施舍他人钱财,尤其对待族人时特别宽厚。他富贵之后,在姑苏靠近外城的地方买了好的田地数千亩,当做义庄,用来养活跟随他但比较贫穷的人,他选出一个辈分高而且有贤能的人来管理他资金的进出,每个人每天吃一升米,每年拿一批细绢做衣服,另外婚丧嫁娶,都会给他们钱。聚集的族人将近有一百口。范仲淹死了之后四十年,子孙贤明善良.一直都尊奉范仲淹的规矩做法,不敢废止。

5. 渑水燕谈录求翻译,拜托了 狄武襄公青,初以散直为延州指使,是时

全文译为:武襄公狄青,当初凭借侍从官的身份担任延州指使。这时西部边境正在打仗,武襄公因智勇双全且有谋略,屡次建立战功。(他)经常披散头发,戴着铜面具,飞奔着冲入敌阵,敌人畏惧,没有谁敢抵挡他。武襄公见识高远,气度宏大,士大夫一致称赞他,而且特别受韩魏公和范文正公赏识,被称为国器。范文正公把《春秋》《汉书》授给他说:“将领不了解古今,只是个有勇无谋的人,不值得推崇。”武襄公从此就广泛阅读经史,透彻地钻研古今变化,不久立了大功,登上辅佐大臣之位,记录在史册中,配享在宗庙里,成为宋代著名将领,天下人都称赞他贤能。

从体裁上来说,《渑水燕谈录》属于笔记文中的史料笔记。从写作目的上来看, 与众多宋代笔记的作者一样,王辟之脱离仕宦,悠游林下,追忆平生经历见闻,笔之于书,博记杂识,主要是为了 “谈谑”。从写作内容和范围来看,《渑水燕谈录》所记大都是宋哲宗绍圣年间(1094年)以前到北宋开国(960年)之间140余年的北宋杂事。

渑:古水名,在今山东省临淄一带。

读音shéng,易错读, 渑池一词中读miǎn。

渑水,常见于齐国等古史书册。

6. 渑水燕谈录——翻译:范文正公轻财好施

原文:范文正公轻财好施,尤厚于族人。既贵,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。为义庄,以养群从之贫者,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。人日食米一升,岁衣缣一匹。嫁娶丧葬,皆有赡给。聚族人仅百口。公殁逾四十年,子孙贤令③,至今奉公之法。不敢废弛。

(原创)范仲淹轻视财富,喜欢施舍他人钱财,尤其对待族人的人特别宽厚。他已经富贵了之后,在姑苏靠近外城的地方买了好的田地数千亩,当做义庄,用来养活跟随他的人之中贫穷的人,选出一个备份高而且有贤能的人主管他的(资金)出纳,每个人每天吃一升米,每年拿一批细绢做衣服,婚丧嫁娶,都给他们赡养的钱。聚集的族人将近有一百口。范仲淹死了之后四十年,子孙贤明善良.到现在还尊奉范仲淹的规矩做法,不敢废止。

《岳阳楼记》《渑水燕谈录》对比阅读与参考答案

1. 渑水燕谈录文言文翻译

原文:太宗朝,有王著学右军书,深得其法,侍书翰林。帝听政之余,留心笔札,数遣内侍持书示著,著每以为未善,太宗益刻意临学。又以问著,对如初。或询其意,著曰:"书固佳矣,若遽称善,恐帝不复用意。"其后,帝笔法精绝,超越前古,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。

译文:太宗在位的时候,有个名叫王著的人学习王羲之书法,很是得其要领,被太宗任命为翰林,太宗在朝政的空余时间也爱好练习书法,每有心得都派内侍去送给王著看,但每次王著都说不行,太宗又去尽量的模仿的更像,然后又去问王著,王著还是说不行,太宗问他为什么呢,王著说"你的书法外形本来很好,但匆忙的说好,恐怕皇上并不明白书法的深意"后来太宗的书法已是精妙绝伦,超过了很多以前的著名书法家。世人都说这得宜于王著的劝诫。

2. 渑水燕谈录文言文翻译

译文:太宗在位的时候,有个名叫王著的人学习王羲之书法,很是得其要领,被太宗任命为翰林,太宗在朝政的空余时间e69da5e6ba90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6303761也爱好练习书法,每有心得都派内侍去送给王著看,但每次王著都说不行,太宗又去尽量的模仿的更像,然后又去问王著,王著还是说不行,太宗问他为什么呢,王著说"你的书法外形本来很好,但匆忙的说好,恐怕皇上并不明白书法的深意"后来太宗的书法已是精妙绝伦,超过了很多以前的著名书法家。

世人都说这得宜于王著的劝诫。原文:太宗朝,有王著学右军书,深得其法,侍书翰林。

帝听政之余,留心笔札,数遣内侍持书示著,著每以为未善,太宗益刻意临学。又以问著,对如初。

或询其意,著曰:"书固佳矣,若遽称善,恐帝不复用意。"其后,帝笔法精绝,超越前古,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。

扩展资料从体裁上来说,《渑水燕谈录》属于笔记文中的史料笔记。从写作目的上来看, 与众多宋代笔记的作者一样,王辟之脱离仕宦,悠游林下,追忆平生经历见闻,笔之于书,博记杂识,主要是为了 “谈谑”。

从写作内容和范围来看,《渑水燕谈录》所记大都是宋哲宗绍圣年间(1094年)以前到北宋开国(960年)之间140余年的北宋杂事。从写作特色上说,《渑水燕谈录》的价值内容丰富,体裁广泛,为后世对北宋时期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文化的历史研究,特别是对一些政治家、文学家的生平研究以及山东省的地方史研究、宋诗研究,提供了大量真实可靠的史料。

3. 渑水燕谈录的译文

译文

曹州(今山东荷泽)人于令仪,是个市场中的小摊贩业者;他为人宽厚,很少得罪别人,晚年时的家道颇为富足。有天晚上,一名小偷侵入他家中行窃,结果被他的几个儿子逮住了,发现原来是邻居的小孩。

於令仪问他说:「你平常很少犯过错,何苦今天做贼呢?」小偷回答说:「因受贫困所迫的缘故。」於令仪再问他想要什麽东西,小偷说:「能得到十千钱,便足令衣食无忧了。」於令仪听后就如数给了他。正在那小偷要出门离去时,於令仪又叫住他,这使得那小偷大为恐惧,但於令仪对他说:「你如此的贫困,晚上带著十千钱回去,恐怕会引起巡逻人员的盘查。」於是将小偷留下,天亮后才让他离去。

那小偷深感惭愧,后来终於成了良民。乡里的人们,都称道於令仪是名善士。於令仪挑选出一些优秀的子侄辈,建立学堂并聘请有名的儒士来教导他们,他的儿子於伋,侄儿於杰与於效,后来都相继考中了进士,他们於家现在是曹南一带的名门望族。

4. 渑水燕谈录求翻译,拜托了 狄武襄公青,初以散直为延州指使,是时

全文译为:武襄公狄青,当初凭借侍从官的身份担任延州指使。

这时西部边境正在打仗,武襄公因智勇双全且有谋略,屡次建立战功。(他)经常披散头发,戴着铜面具,飞奔着冲入敌阵,敌人畏惧,没有谁敢抵挡他。

武襄公见识高远,气度宏大,士大夫一致称赞他,而且特别受韩魏公和范文正公赏识,被称为国器。范文正公把《春秋》《汉书》授给他说:“将领不了解古今,只是个有勇无谋的人,不值得推崇。”

武襄公从此就广泛阅读经史,透彻地钻研古今变化,不久立了大功,登上辅佐大臣之位,记录在史册中,配享在宗庙里,成为宋代著名将领,天下人都称赞他贤能。:从体裁上来说,《渑水燕谈录》属于笔记文中的史料笔记。

从写作目的上来看, 与众多宋代笔记的作者一样,王辟之脱离仕宦,悠游林下,追忆平生经历见闻,笔之于书,博记杂识,主要是为了 “谈谑”。从写作内容和范围来看,《渑水燕谈录》所记大都是宋哲宗绍圣年间(1094年)以前到北宋开国(960年)之间140余年的北宋杂事。

渑:古水名,在今山东省临淄一带。读音shéng,易错读, 渑池一词中读miǎn。

渑水,常见于齐国等古史书册。

5. 渑水燕谈录卷四翻译

范文正公轻财好施,尤厚于族人。既贵,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。为义庄,以养群从之贫者,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。人日食米一升,岁衣缣一匹。嫁娶丧葬,皆有赡给。聚族人仅百口。公殁逾四十年,子孙贤令,至今奉公之法。不敢废弛。 (选自《渑水燕谈录》卷四)

轻财好施:轻:

尤厚于族人:尤: 于:

既贵:既:

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:于:

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:择: 而: 其:

人日食米一升:日: 食:

岁衣缣一匹:岁衣:

皆有赡给:皆:

聚族人仅百口:仅:

公殁逾四十年:逾:

子孙贤令:贤令:

至今奉公之法:之:

不敢废弛:弛:翻译句子:

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

子孙贤令,至今奉公之法。不敢废弛

以养群从之贫者是倒装句吗

  比较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,完成后面的题目。

 

 庆历四年眷,滕子京谪守巴陵郡。越明年,政通人和,百废具兴。乃重修岳阳楼,增其旧制,刻唐贤令人诗赋于其上。属予作文以记之。

 予观夫巴陵胜状,在洞庭一湖。衔远山,吞长江,浩浩汤汤,横无际涯;朝晖夕阴,气象万千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,前人之述备矣,然则北通巫峡,南极潇湘,迁客骚人,多会于此,览物之情,得无异乎?

 ……

 嗟夫!予尝求古仁人之心,或异二者之为,何哉?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;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;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。是进亦忧,退亦忧。然则何时而乐耶?其必曰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乎。噫!微斯人,吾谁与归?(节选自《岳阳楼记》)

 

 范文正公轻财好施,尤厚于族人。既贵,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,为义庄,以养群从之贫者,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。人日食米一升,岁衣缣①一匹,嫁娶丧葬,皆有赡给。聚族人仅②百口。公殁逾四十年,子孙贤令③,至今奉公之法,不敢废弛。(选自《渑水燕谈录》卷四)

 注释①缣:细绢。②仅:将近。③令:善,美好。

 1.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。

 (1)政通人和,百废具兴:_____________

 (2)前人之述备矣: _____________

 (3)范文正公轻财好施: _____________

 (4)岁衣缣一匹: _____________

 2.下列句子中“之”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( )

 例句: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

 A.属予作文以记之

 B.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

 C.览物之情,得无异乎

 D.以养群从之贫者

 3.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。

 (1)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。

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 (2)子孙贤令,至今奉公之法,不敢废弛。

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 4.乙文体现了范仲淹怎样的精神品质?(请用甲文中合适的.句子回答)

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 5.《孟子.梁惠王下》中说:“乐民之乐者,民亦乐其乐;忧民之忧者,民亦忧其忧。乐以天下,忧以天下,然而不王者,未之有也。”请你根据甲乙两文,具体说说你对范仲淹忧乐观的理解和看法。

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  参考答案:

 1.(1)通“俱”,全,皆(2)详尽(3)轻视,看不起(4)每年

 2.D

 3.(1)不因外物(好坏)和自己(得失)而或喜或悲。

 (2)(范仲淹)的子孙贤明善良,到现在(还)尊奉范仲淹的规矩(做法),不敢废除。

 4.先天下之忧而忧。(或: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。)

 5.范仲淹的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,是对孟子“乐以天下,忧以天下”思想的继承和发展;他不受个人荣辱、悲喜的局限,用具体的行动体现忧国忧民的情怀,是难能可贵的。(意思对即可)

甲 庆历四年春,滕子京毅受巴陵郡.........吾谁与归? 乙 范文正公轻财好施.......不敢废弛。

以从之贫者养群。这就是它的正常语序。

此句意思就是:用来养活跟随他但比较贫穷的人。

出自《渑水燕谈录》范文正公轻财好施,尤厚于族人。既贵,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。为义庄,以养群从之贫者,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。

译文:范仲淹轻视财富,喜欢施舍他人钱财,尤其对待族人时特别宽厚。他富贵之后,在姑苏靠近外城的地方买了好的田地数千亩,当做义庄,用来养活跟随他但比较贫穷的人,他选出一个辈分高而且有贤能的人来管理他资金的进出。

甲)

  庆历四年春,滕子京谪守巴陵郡。越明年,政通人和,百废具兴。乃重修岳阳楼,增其旧制,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。属予作文以记之。

予观夫巴陵胜状,在洞庭一湖。衔远山,吞长江,浩浩汤汤,横无际涯;朝晖夕阴,气象万千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,前人之述备矣。然则北通巫峡,南极潇湘,迁客骚人,多会于此,览物之情,得无异乎?

……

嗟夫!予尝求古仁人之心,或异二者之为,何哉?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;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;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。是进亦忧,退亦忧。然则何时而乐耶?其必曰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乎。噫!微斯人,吾谁与归?

(节选自《岳阳楼记》)

(乙)

范文正公轻财好施,尤厚于族人。既贵,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,为义庄,以养群从之贫者,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。人日食米一升,岁衣缣①一匹,嫁娶丧葬,皆有赡给。聚族人仅②百口。公殁逾四十年,子孙贤令③,至今奉公之法,不敢废弛。

(选自《渑水燕谈录》卷四) ://raoxue

注释 ①缣:细绢。 ②仅:将近。 ③令:善,美好。

  17.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。(4分)

(1)政通人和,百废具兴

(2)前人之述备矣

(3)范文正公轻财好施

(4)岁衣缣一匹

答案:(1)通“俱”,全、皆 (2)详尽 (3)轻视、看不起 (4)每年

18.下列句子中“之”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( D )(3分)

例句: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

A.属予作文以记之

B.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

C.览物之情,得无异乎

D.以养群从之贫者

19.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。(4分)

(1)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 娆雪语文网

(2)子孙贤令,至今奉公之法,不敢废弛。

答案:(1)不因外物(好坏)和自己(得失)而或喜或悲。

(2)(范仲淹)的子孙贤明善良,到现在(还)尊奉范仲淹的规矩(做法),不敢废除。

20.乙文体现了范仲淹怎样的精神品质?(请用甲文中合适的句子回答)(2分)

先天下之忧而忧(或: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)

21.《孟子 ·梁惠王下》中说:“乐民之乐者,民亦乐其乐;忧民之忧者,民亦忧其忧。乐以天下,忧以天下,然而不王者,未之有也。”请你根据甲乙两文,具体说说你对范仲淹忧乐观的理解和看法。(3分)

答案:范仲淹的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,是对孟子“乐以天下,忧以天下”思想的继承和发展;他不受个人荣辱、悲喜的局限,用具体的行动体现忧国忧民的情怀,是难能可贵的。

求纳!!